《环境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环境统计学  | 
    课程编号  | 
    ENSE3115  | 
   
   
    英文名称  |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 
    课程类型  |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验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0  | 
   
   
    学分  | 
    2  | 
    预修课程  | 
    高等数学  | 
    适用对象  | 
    环境工程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介绍数据的收集、数据和统计指标的基本类型、数据的描述性整理、随机试验和随机变量、显著性检验的基本问题、两个总体的比较、方差分析、U检验、t 检验、F检验、一元与多元线性回归以及统计分析过程中数据异常值的剔除方法等内容。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环境统计提供统计调查、资料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专门知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为学习其它管理课程和从事环境研究工作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课程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统计学的思维方式,学会怎样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
 本课程支撑毕业要求2、4和5。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 
    章节内容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合计  | 
   
   
    第一章  | 
    环境统计学概论  | 
    2  | 
       | 
       | 
    2  | 
   
   
    第二章  | 
    环境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2  | 
       | 
       | 
    2  | 
   
   
    第三章    | 
    综合指标及误差理论  | 
    2  | 
       | 
       | 
    2  | 
   
   
    第四章  | 
    正态分布与三大统计分布  | 
    8  | 
       | 
       | 
    8  | 
   
   
    第五章    | 
    参数估计与统计假设检验  | 
    8  | 
       | 
       | 
    8  | 
   
   
    第六章  | 
    方差分析  | 
    8  | 
       | 
       | 
    8  | 
   
   
    第七章    | 
    线性回归  | 
    6  | 
       | 
       | 
    6  | 
   
   
    合计  | 
       | 
       | 
       | 
    36  |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环境统计学概论
 第一节  环境统计学基本概念
 习题要点:统计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环境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习题要点:统计学的学派
 本章重点、难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了解统计发展的简史及主要学派。
 理解:理解和应用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掌握: “统计”的意义、研究对象、方法、特点
 第二章  环境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  环境统计调查
 1.环境统计调查的概念
 2.环境统计调查的基本方式
 习题要点:环境统计调查的方法
 第二节  环境统计资料的整理
 1.原始资料的检查
 2.资料的分组与资料的汇总
 3.统计表与图示法
 习题要点: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掌握统计数据的处理流程和各种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理解: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掌握:统计数据的处理流程和各种方法,准确应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显示统计数据的数量特征
 第三章  综合指标及误差理论
 第一节  绝对数和相对数
 习题要点: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求解
 第二节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习题要点:描述统计分析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第三节  标志变异度
 习题要点:标志变异度的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综合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的性质;标准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分类与计量单位
 理解:各种相对指标的特点及计算方法;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掌握:各种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
 第四章  正态分布与三大统计分布
 第一节  样本、总体与统计量
 习题要点:统计量的选用
 第二节  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
 习题要点: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的计算
 第三节  正态分布与三大统计分布
 1.正态分布;2.t分布;3.卡方分布;4. F分布
 习题要点:正态分布表与三大统计分布表的查找及其本质特征
 本章重点、难点:正态分布与三大统计分布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的含义
 理解: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的应用条件
 掌握:正态分布与三大统计分布的应用
 第五章  参数估计与统计假设检验
 第一节  参数估计的一般问题
 习题要点:参数估计的方法
 第二节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习题要点: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中统计量的选定与估计方法
 第三节  统计假设检验的概念
 习题要点: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过程;假设检验统计量的选定
 第四节  假设检验的两尾测验与一尾测验
 习题要点:假设检验的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统计假设检验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参数估计的种类和方法;统计假设检验基本步骤
 理解:参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的方法
 掌握:参数的区间估计过程;统计假设检验的过程
 第六章  方差分析
 第一节  方差分析原理
 1.变异因素的划分
 2.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可加性与分解性
 习题要点: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因素方差分析
 1.单因素方差分析
 2.双因素方差分析
 习题要点: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方差分析概念;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因素方差分析过程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方差分析概念
 理解: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可加性与分解性
 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因素方差分析过程
 第七章  线性回归
 第一节  相关与回归的概念
 习题要点: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直线回归
 习题要点:一元和多元直线回归的方法
 第三节  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习题要点:计算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检验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相关关系的判断与计算;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概念与种类
 理解: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回归分析、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统计学(第六版)》,贾俊平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标准书号:ISNB 9787300203096。
 参考书:《环境统计学与MATLAB应用》,聂庆华,(美)克拉克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标准书号:ISNB 9787040279436。
  
  
 大纲修订人:王电站
 大纲审定人:李荣
 修订日期: 201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