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导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学科导论  | 
    课程编号  | 
    ENSE3114  | 
   
   
    英文名称  | 
    Introduction  of Subjects  | 
    课程类型  | 
    专业必修课  | 
   
   
    总学时  | 
    24  | 
    理论学时  | 
    24  | 
    实验学时  |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2  | 
    预修课程  | 
       | 
    适用对象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 
    本课程主要由专家、教授讲授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授课对象为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一年级第2学期授课,共24学时、12个专题。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特点、研究方向、了解学科前沿发展与热点问题,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为将来职业前景规划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课程采用多媒体讲座和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科导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
 (1)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动向;
 (2)熟悉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激发兴趣,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
 (3)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为本科生就业或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 
    章节内容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合计  | 
   
   
    第一讲  | 
    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 
    2  | 
       | 
       | 
    2  | 
   
   
    第二讲  | 
    我国环境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 
    2  | 
       | 
       | 
    2  | 
   
   
    第三讲  | 
    有机农业专题  | 
    2  | 
       | 
       | 
    2  | 
   
   
    第四讲  |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专题  | 
    2  | 
       | 
       | 
    2  | 
   
   
    第五讲  | 
    生物质炭及其环境应用  | 
    2  | 
       | 
       | 
    2  | 
   
   
    第六讲  | 
    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 
    2  | 
       | 
       | 
    2  | 
   
   
    第七讲  |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 
    2  | 
       | 
       | 
    2  | 
   
   
    第八讲  | 
    给水和废水处理概论  | 
    2  | 
       | 
       | 
    2  | 
   
   
    第九讲  | 
    环境规划与战略环评  | 
    2  | 
       | 
       | 
    2  | 
   
   
    第十讲  | 
    大气污染控制专题  | 
    2  | 
       | 
       | 
    2  | 
   
   
    第十一讲  | 
    污染场地修复问题及对策  | 
    2  | 
       | 
       | 
    2  | 
   
   
    第十二讲  | 
    环境生物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  | 
    2  | 
       | 
       | 
    2  | 
   
   
    合计  | 
    24  | 
       | 
       | 
    24  |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讲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习题要点: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针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等。
 本章重点、难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熟悉解决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讲我国环境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各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第三讲有机农业专题
 习题要点: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的有机农业企业等。
  
 第四讲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专题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种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种类及常规处理方法;熟悉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第五讲生物质炭及其环境应用
 习题要点: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生物质炭的主要环境应用方式;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质炭制备方法及常规的环境应用方式;了解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第六讲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习题要点:主要的污染元素;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了解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第七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习题要点:固体废物的含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城市污水污泥、工业污泥处置难点及新理论新技术;垃圾处理处置政策调研与制定;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等。
 本章重点、难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固体废物的含义;熟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熟悉城市污水污泥、工业污泥处置难点及新理论新技术;熟悉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第八讲给水和废水处理概论
 习题要点:水工程学科的发展;给水和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给水和废水处理的研发到实践;国内外一流的水处理技术研究机构;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工程期刊等。
 本章重点、难点:水工程学科的发展;给水和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给水和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到实践;熟悉国内外一流的水处理技术研究机构;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工程期刊;熟悉给水和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
  
 第九讲 环境规划与战略环评
 习题要点: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评等概念;资格及资质证书;介绍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评的工作内容与热点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评的概念与工作内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资格/资质证书的获取与注册;熟悉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评的概念与工作内容。
  
 第十讲 大气污染控制专题
 习题要点:大气污染物种类;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控制措施;室内空气、汽车尾气等污染控制措施。
 本章重点、难点: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控制措施及研究进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大气污染物种类,了解室内空气、汽车尾气等污染控制措施;熟悉颗粒污染物及常见气态污染物控制措施。
  
 第十一讲 污染场地修复问题及对策
 习题要点:持久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种类;有机物、重金属对土壤、工矿场地的污染机制;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本章重点、难点:有机物、重金属对土壤、工矿场地的污染机制;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持久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种类,了解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熟悉有机物、重金属引发的场地污染类型及治理技术进展。
  
 第十二讲 环境生物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
 习题要点:环境中主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环境生物界面过程;土壤、水、大气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本章重点、难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环境生物界面过程;土壤、水、大气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中主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环境生物界面过程;熟悉土壤、水、大气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综合评定。学生针对某一专题方向,在广泛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课程论文。所提交的课程论文须符合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字数在4000-6000字。
 成绩评定:总评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评分。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后续各专业课程教材
 大纲修订人:占新华,孔火良,陆隽鹤
 大纲审定人:李荣
 修订日期:201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