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础训练》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号:ENSE4148
 
  
   
    实践课名称  | 
    科研基础训练  | 
    天数  | 
       | 
   
   
    面向专业  | 
    环境工程  | 
    学分  | 
    1  | 
   
   
    实践课简介  | 
    《科研基础训练》是环境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方法论及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训练两方面。本课程培训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研究课题立项和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分析、常用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处理与科学统计、研究报告及研究论文撰写等。  |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科研基础训练》是环境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应达到以下要求: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研究课题立项和研究方案的制定、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分析、常用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处理与科学统计、研究报告及研究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3、4、5、6、9、10和12。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一 科学研究方法论
 主要内容:科学研究及一般程序;科研选题与信息收集;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科研设计与技能培养;科研方法的实践应用;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参加学术会议及报告等。
 教学要求:
 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科研课题的类型、来源及选题原则及方式;了解专利申请的程序等;
 理解:典型的科研方法及思维方式;科研技能的培养方法等;
 掌握: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研究课题立项和研究方案的制定、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等。
 时间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二 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训练
 主要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选题、信息收集与分析、撰写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数据分析与统计、并撰写科研论文等。
 教学要求:通过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科研课题的选题、信息收集、课题立项、研究方案制定、数据分析与统计以及科研论文的撰写等。
 时间安排:12学时
 四、教学实践地点 
 校内。
 五、教学组织 
 教学内容一位课堂讲授,教学内容二安排在课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内容。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根据平时成绩+科研基础训练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其中平时成绩占30%,科研基础训练报告成绩占70%。
  
 大纲修订人:孔火良、陆隽鹤、占新华
 大纲审定人:李荣 
 修订日期:201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