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 
    课程编号  | 
    ENSE4132  | 
   
   
    英文名称  |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s  | 
    课程类型  |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验学时  |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2  | 
    预修课程  | 
    环境监测,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  | 
    适用对象  | 
    环境科学专业  |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 
    主要介绍固体废物管理原则以及技术政策体系;固体废物来源、组成与性质;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压实;固体废物破碎分选及脱水干燥技术;固体废物的好氧高温堆肥和厌氧沼气发酵;固体废物焚烧与热解处理;工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危险废物的固化与安全处置;垃圾卫生填埋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流通、危害、处理和处置环节以及资源化都有详细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门课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讲授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资源化技术及最终处置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日益严重的固废污染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科学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 
    章节内容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合计  | 
   
   
    第一章  | 
    绪论  | 
    4  | 
       | 
       | 
    4  | 
   
   
    第二章  |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 
    2  | 
       | 
       | 
    2  | 
   
   
    第三章  |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 
    6  | 
       | 
       | 
    6  | 
   
   
    第四章  | 
    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  | 
    3  | 
       | 
       | 
    3  | 
   
   
    第五章  |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  | 
    4  | 
       | 
       | 
    4  | 
   
   
    第六章  |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 
    6  | 
       | 
       | 
    6  | 
   
   
    第七章  |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 
    6  | 
       | 
       | 
    6  | 
   
   
    第八章  |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 
    3  | 
       | 
       | 
    3  | 
   
   
    第九章  | 
    危险固体废物及放射性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管理  | 
    2  | 
       | 
       | 
    2  | 
   
   
    合计  | 
    36  | 
       | 
       | 
    36  |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及产生量预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产生的背景及该法的亮点
 2.        固体废物的定义
 3.        固体废物的分类
 4.        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预测
 习题要点:《固废法》的亮点,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计算。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及性质
 1.        城市垃圾的产生、组成及性质
 2.        农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类型及性质
 3.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类型及性质
 4.        危险废物的来源、类型及鉴别
 习题要点:危险废物的类型及鉴别,城市垃圾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危害及污染控制
 1.        固体废物的特点
 2.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3.        固体废物的危害
 4.        固体废物的控制措施
 5.        固体废物的控制和资源化方法
 习题要点:固废的危害,固废的资源化方法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
 1.        固体废物管理的法规体系
 2.        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政策
 3.        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
 习题要点:三化原则,三R原则,三C原则,全过程控制原则,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技术思路。
 本章的重点:固体废物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解读,固体废物管理的三化原则、三R原则、三C原则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固体废物的危害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方法,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技术思路。
 本章的难点:固体废物定义的范围,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固体废物的管理标准,固体废物产生量的预测和计算。
 本章的教学要点:
 “了解”:固体废物的特点,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固体废物的管理制度,固体废物的管理标准,固体废物产生量的预测和计算,城市垃圾的化学性质。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内容和亮点,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的控制措施,危险废物的类型及鉴别。
 “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的方法,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三化原则、三R原则、三C原则及全过程原则)。
  
 第二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清运
 1.        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
 2.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
 3.        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收集线路的确定
 习题要点: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原则,连续和非连续收集系统的比较,收集容器的计算,分类收集的原则。
 第二节  垃圾中转站的设置
 1.        垃圾中转站的类型及分类
 2.        垃圾中转站的设置要求
 3.        垃圾中转站的选址原则
 习题要点:中转站的设置要求及选址原则
 第三节  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1.        危险固废的产生与收集
 2.        危险固废的贮存
 3.        危险固废的清运
 习题要点:危险固体废物收集与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的重点: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原则,垃圾中转站的设置要求,垃圾中转站的选址原则。
 本章的难点:收集容器的设计和计算,收集方案的设计和各系统的管理
 本章的教学要点:
 “了解”: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具体收集线路的设计实例,收集方式设计,收集容器的计算。
 “理解”:收集方案的确定,收集与运输路线的设计步骤,连续和非连续收集方式的优缺点,分类收集的分类原则。
 “掌握”: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原则,垃圾中转站的设置要求和选址原则。
  
 第三章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
 1.        固体废物压实的目的和原理
 2.        固体废物压实程度的度量
 3.        固体废物压实的设备
 4.        固体废物压实设备的选用
 习题要点:压缩倍数和体积减少百分比的关系,如何选择合适的压实器。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破碎
 1.        固体废物破碎的目的和原理
 2.        固体废物破碎效果的影响因素
 3.        固体废物破碎方法的分类
 4.        固体废物破碎的工艺
 5.        常见的固体废物破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6.        其他破碎方法及其优缺点
 习题要点: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如何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破碎机?破碎有哪些分类?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分选
 1.        手工分选
 2.        筛分
 3.        重力分选
 4.        磁力分选
 5.        电力分选
 6.        浮选
 7.        其他分选方法
 习题要点:筛分效率的影响因素,重力分选几种方法的原理?浮选的药剂选择。
 第四节  污泥的浓缩、脱水与干燥
 1.        概述
 2.        污泥的调理
 3.        污泥的浓缩
 4.        污泥的脱水
 5.        污泥的干燥
 习题要点:固体废物中水分的存在形式,根据水分的情况选择脱水设备。
 本章重点:固体废物的破碎,固体废物的分选,污泥的浓缩和脱水。
 本章难点:筛分效率的计算,几种重力分选的工作原理,浮选药剂的选择,污泥调理技术,污泥脱水的机理。
 本章教学要点:
 “了解”:压实效果、破碎效果、分选效果及脱水效果的度量,压实器的选择,浮选药剂的种类及选择,污泥脱水的机理,污泥的干燥。
 “理解”:固体废物破碎的工艺,常见破碎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适用物料,低温破碎和湿式破碎的优缺点,常见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环境,污泥的浓缩和调理方法。
 “掌握”:破碎方法的分类,破碎效果的影响因素,固体废物分选的分类,筛分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设备分类,重力分选的分类及共同的工艺条件,污泥脱水设备的选择。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固化
 1.        固体废物固化的基本原理及评价指标
 2.        水泥固化
 3.        石灰固化
 4.        沥青固化
 5.        塑性材料固化
 6.        玻璃固化
 7.        自胶结固化
 习题要点:水泥固化的影响因素,各种固化的适用范围、优缺点。
 第二节 重金属化学稳定化
 1.        氧化还原法
 2.        吸附法
 3.        化学沉淀法
 4.        其他方法(离子交换、中和、溶出法等)
 习题要点:化学沉淀法的种类,根据毒性的高低确定处置的环境(如水田、旱田的选择)。
 第三节  有机污染物氧化解毒
 1.        臭氧氧化解毒
 2.        过氧化氢氧化解毒
 3.        氯氧化解毒
 习题要点:三种氧化解毒的原理及适用条件。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化学浸出
 1.        浸出理论基础
 2.        浸出工艺与设备
 3.        目的组分提取与分离
 习题要点:化学浸出的应用条件,化学浸出的种类。
 本章重点:固体废物固化效果的衡量指标,固体废物的水泥固化处理,各种固化处理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本章难点:根据待处理物料的性质决定固化的使用方法,固化处理条件的控制。
 本章教学要点:
 “了解”:固化剂选择的要求,常见的物化处理的技术。
 “理解”:固体废物固化效果的衡量指标,常用的固化方法的原理及工艺,常用的重金属化学稳定化的方法和常用的化学浸出的方法和种类。
 “掌握”:水泥固化的影响因素,水泥固化的优缺点,几种固化方式的适用条件。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
 1.        概述
 2.        焚烧的定义及原理
 3.        热平衡和烟气分析
 4.        固体废物焚烧的工艺
 5.        固体废物的焚烧设备
 6.        高温腐蚀及污染物的防治
 习题要点:高位热值和低位热值的计算,焚烧的影响因素,焚烧工艺的组成。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
 1.        概述
 2.        热解的定义及原理
 3.        热解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4.        热解的工艺及设备
 5.        几种典型废物的热解
 习题要点:热解与焚烧的区别与联系,热解的影响因素,热解的原理及特点。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其他热处理方法
 1.        固体废物的焙烧
 2.        固体废物的干燥脱水
 3.        固体废物的热分解和烧成
 习题要点:固体废物的其他热处理方法有哪些?固体废物焙烧的适用对象。
 本章重点:固体废物焚烧的原理,焚烧的影响因素,热值的计算,焚烧工艺的组成,热解的定义及原理,热解的特点,热解和焚烧的异同点,热解的工艺分类。
 本章难点:热值的计算,焚烧尾气的处理,热解的工艺构成及控制。
 本章教学要点:
 “了解”:固体废物常用焚烧炉的种类,固体废物热解炉的种类,几种典型废物的热解过程,固体废物的焙烧,固体废物的干燥脱水,固体废物的热分解和烧成。
 “理解”:固体废物焚烧炉的工艺组成,焚烧效果的评价,焚烧的烟气处理,热解的特点,废物热解的工艺分类。
 “掌握”:固体废物焚烧的原理,热值的计算,焚烧的影响因素,固体废物热解的原理,热解和焚烧的异同点,热解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第一节  有机废物的高温堆肥
 1.        概述
 2.        好氧堆肥的原理及其生物学过程
 3.        好氧堆肥的工艺流程及装置
 4.        好氧堆肥的影响因素
 5.        好氧堆肥处理评价指标
 习题要点:堆肥的优点,好氧堆肥的影响因素及调控,好氧堆肥的原理,堆肥腐熟程度的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
 1.        概述
 2.        厌氧消化的原理及微生物学过程
 3.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4.        厌氧消化的工艺
 5.        厌氧消化产物的综合利用
 习题要点:厌氧消化的原理及微生物学过程,厌氧消化的分类,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沼气、沼液及沼渣的综合利用。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微生物浸出
 1.        概述
 2.        微生物浸出机理
 3.        微生物浸出工艺
 4.        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
 5.        细菌浸出处理放射性废渣
 习题要点:微生物浸出机理,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技术。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其他处理技术
 1.        有机固体废物的蚯蚓处理技术
 2.        利用蚯蚓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及局限性
 3.        其他生物处理技术
 习题要点:有机固体废物的蚯蚓处理技术的特点。 
 本章重点:好氧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好氧堆肥的影响因素,常见的好氧堆肥的工艺,好氧堆肥腐熟程度的判断,厌氧发酵的原理及微生物学过程,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厌氧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
 本章难点:好氧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及各阶段主要的微生物种类,好氧堆肥需氧量的计算及调控,堆肥原料的调配及各组分的比例,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及调控,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过程,沼气池运行中问题的解决,微生物浸出机理。
 本章的教学要点:
 “了解”:可作为堆肥处理的固体废物种类,好氧堆肥各阶段主要的微生物,好氧堆肥的主要设备,好氧堆肥的程序,厌氧发酵工艺的分类,沼气发酵控制条件的常用参数及相互之间的换算,有机固体废物的蚯蚓处理技术。
 “理解”:好氧堆肥处置固体废物的优点,好氧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好氧堆肥的主要工艺,厌氧发酵的优缺点,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过程及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浸出机理,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技术。
 “掌握”:好氧堆肥的原理,好氧堆肥腐熟程度的判断,好氧堆肥的影响因素,厌氧发酵的原理,水压式沼气池的工作原理,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厌氧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
  
 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第一节  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1.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2.        高炉渣的综合利用
 3.        有色金属渣的综合利用
 4.        化学工业废渣的利用
 习题要点:冶金及电力工业废渣的种类,化学工业废渣的种类,钢渣的综合利用,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1.        矿业固体废物的分类及性质
 2.        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3.        煤矸石的性质及综合利用
 习题要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第三节      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
 1.        概述
 2.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3.        废旧塑料的综合利用
 4.        废橡胶的再生利用
 5.        废纸的再生利用
 6.        废纤维的处理利用
 习题要点:垃圾的能源回收和物质回收,常用垃圾的综合利用。
 第四节      农村固废的综合利用
 1.        概述
 2.        人畜排泄物的处理
 3.        植物性残体的综合利用
 4.        加工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5.        农林固废的其他综合利用
 习题要点:农业固废做肥料的特点,植物性残体的综合利用,人畜排泄物的利用,加工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第五节      城市污泥的综合利用
 1.        污泥的分类
 2.        污泥的性质和成分
 3.        污泥的综合利用
 习题要点:污泥的综合利用,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技术。
 本章重点: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植物性残体的综合利用,人畜排泄物的利用,农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方式,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钢渣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污泥的综合利用。
 本章难点: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冶金及电力工业废渣的种类及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废渣的种类及综合利用,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技术。
 本章教学要点:
 “了解”:冶金及电力工业废渣的种类及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废渣的种类及综合利用,矿业固体废物的分类及性质,废橡胶的再生利用,废纸的再生利用,废纤维的处理利用。
 “理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钢渣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废旧塑料的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技术。
 “掌握”: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植物性残体的综合利用,人畜排泄物的利用,农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方式,污泥的综合利用。
  
 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第一节  海洋处置
 1.        海洋倾倒
 2.        远洋焚烧
 习题要点:海洋处置废物的分类,海洋处置的原则及需考虑的问题。
 第二节      陆地处置
 1.        土地耕作
 2.        土地填埋
 3.        深井灌注
 习题要点:深井灌注的工艺条件,土地耕作对固体废物原料的要求,土地填埋的地位。
 第三节      土地填埋处置
 1.        概述
 2.        填埋场的规划与设计
 3.        土地填埋场的防渗处理
 4.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5.        土地填埋工艺与填埋场的管理
 6.        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利用
 7.        填埋处置技术的发展
 习题要点:土地填埋场的选址原则,卫生填埋场的典型工艺流程,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土地填埋场的组成系统。
 本章重点:卫生填埋场的典型工艺流程,土地填埋场的选址原则,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利用,土地填埋场的组成系统,海洋处置的原则及需考虑的问题。
 本章难点:垃圾渗滤液的估算,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及利用,土地填埋场的防渗处理,填埋场的规划与设计。
 本章教学要点:
 “了解”:固体废弃物的海洋倾倒、远洋焚烧处置的特点,法律及处置程序,深井灌注的工艺条件,土地耕作对固体废物原料的要求,垃圾渗滤液的估算,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填埋处置技术的发展。
 “理解”:海洋倾倒废物的分类,卫生填埋场的典型工艺流程,填埋场的管理,土地填埋场的防渗处理,填埋场的设计。
 “掌握”:海洋处置的原则,填埋场的选址原则,填埋场气体的利用,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土地填埋场的组成系统。
  
  
 第九章 危险固体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管理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1.        安全填埋场结构形式
 2.        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技术
 3.        安全填埋场的基本要求
 4.        安全填埋场系统组成
 习题要点:安全填埋场的系统构成,安全填埋场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放射性固体废物及其安全处置
 1.        放射性固体废物分类 
 2.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3.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 
 4.        高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 
        习题要点:放射性固体废物分类及处置的目标,高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要求。
 本章重点:安全填埋场的系统构成,安全填埋场的基本要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章难点:危险废物处置的注意事项,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分类,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要求。
 本章教学要点:
 “了解”:安全填埋场结构形式,放射性固体废物分类,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高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
 “理解”:安全填埋场的系统构成,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技术。
 “掌握”:危险废物处置的注意事项,安全填埋场的基本要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根据学生期末考试及平时成绩两部分进行综合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作业、课堂讨论情况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30%。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周立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09-09803-9。
 参考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何品晶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4-033234-6。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标准书号: ISBN 978-7-04-020209-0。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汪群慧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 7-5025-4880-7/X·344。
  
 七、说明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部分让同学们按照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村固体废物和危险固废等部分的处理与资源化分别分组准备课件,上课时汇报,最后进行点评,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和准备情况计算平时成绩。
  
  
  
  
 大纲修订人:崔春红
 大纲审定人:
 修订日期: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