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环境规划学  | 
    课程编号  | 
    ENSE4114  | 
   
   
    英文名称  |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课程类型  |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6  | 
    实验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0  | 
   
   
    学分  | 
    2  | 
    预修课程  | 
       | 
    适用对象  | 
    环工专业  | 
   
   
    课程简介  | 
    系统讲授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主要分类、技术流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全面探讨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环境规划理论基础,紧密结合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重点阐述环境分区控制、环境功能分区、目标权衡决策、方案优化比选等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突出强调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划目标决策理念,深入剖析典型环境规划案例,培养学生从事环境规划的业务素养与技术能力。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作为环境工程的本专业推荐选修课,要求学生准确认知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主要分类、技术流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深刻理解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环境规划理论基础,全面领会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划目标决策理念,牢固掌握环境分区控制、环境功能分区、目标权衡决策、方案优化比选等环境规划技术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环境规划的业务素养与技术能力。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1、3、6、7、8和11。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 
    章节内容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合计  | 
   
   
    第一章  | 
    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  | 
    4  | 
       | 
       | 
    4  | 
   
   
    第二章  | 
    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  | 
    8  | 
       | 
       | 
    8  | 
   
   
    第三章  | 
    环境规划的分区保护  | 
    10  | 
       | 
       | 
    10  | 
   
   
    第四章  | 
    环境规划的目标决策  | 
    6  | 
       | 
       | 
    6  | 
   
   
    第五章  | 
    环境规划的方案比选  | 
    8  | 
       | 
       | 
    8  | 
   
   
    合计  | 
    36  | 
       | 
       | 
    36  |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基本定义与核心本质
 1.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
 2.环境规划的核心本质
 习题要点:预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时空安排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主要分类与技术流程
 1.环境规划的主要分类
 2.环境规划的技术流程
 习题要点: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主要区别。
 第三节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2.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习题要点: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相辅相成性。
 本章重点、难点: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指导思想。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规划的主要分类、技术流程、基本原则,理解预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时空安排的必要性、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主要区别、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相辅相成性,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指导思想。
 第二章  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的定义
 2.环境容量的估算
 3.环境容量的内涵
 习题要点:环境容量估算中的简化假设。
 第二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
 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
 3.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改善
 习题要点: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
 第三节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国土空间开发实质
 2.合理开发国土空间
 3.恰当定位国土空间
 习题要点:国土空间开发的定位调整与结构优化。
 本章重点、难点:环境容量的内涵、产业技术领域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实质、合理开发国土空间、生态产品。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容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理解环境容量估算中的简化假设、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复杂性、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国土空间开发的定位调整与结构优化,掌握环境容量的内涵、产业技术领域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实质、合理开发国土空间、生态产品。
 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分区保护
 第一节  环境分区控制
 1.生态防护分区
 2.资源保护分区
 3.污染防控分区
 4.环境敏感区
 习题要点:自然保护区内部防护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第二节  环境功能分区
 1.环境空气功能区
 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3.声环境功能区
 4.海水环境功能区
 5.土壤环境功能区
 习题要点:环境功能分区的现实复杂性。
 本章重点、难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与内部防护功能分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与界定、海域污染防控原则与控制区划分、环境敏感区、环境空气功能分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声环境功能分区、海水环境功能分区。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态防护分区、资源保护分区、污染防控分区的主要内容,理解自然保护区内部防护功能分区的合理性、环境功能分区的现实复杂性,掌握自然保护区的定义与内部防护功能分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与界定、海域污染防控原则与控制区划分、环境敏感区、环境空气功能分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声环境功能分区、海水环境功能分区。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目标决策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主要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2.污染控制指标
 3.环境建设指标
 习题要点:各类环境规划指标间的相互匹配与协调。
 第二节  目标决策基本定位
 1.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2.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3.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
 4.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5.禁止开发的各级各类保护区
 习题要点:因地制宜的目标决策理念。
 第三节  污染排放总量控制
 1.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思路
 2.管理对象总量控制思路
 3.动态优化总量控制指标
 习题要点:环境容量与管理对象两种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思路的利弊得失。
 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国土空间的开发定位、发展方向、环境目标。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规划主要指标,理解各类环境规划指标间的相互匹配与协调、因地制宜的目标决策理念、环境容量与管理对象两种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思路的利弊得失、动态优化总量控制指标,掌握各类国土空间的开发定位、发展方向、环境目标。
 第五章  环境规划的方案比选
 第一节  规划目标实施方案
 1.推进主要污染减排
 2.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习题要点: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的关联性与复杂性。
 第二节  规划方案比选实例
 1.生活垃圾处理方案
 2.比选目标综合分析
 3.建立数学决策模型
 4.计算结果比选决策
 习题要点:建立数学决策模型的技术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主要污染减排、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重点区域、强化污染场地环境监管。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的关联性与复杂性,理解建立数学决策模型的技术方法,掌握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主要污染减排、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重点区域、强化污染场地环境监管。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采取闭卷笔试,依据教学要求三层次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考核,重点是掌握和理解两层次;成绩评定以笔试为主,兼顾课堂表现。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环境规划》,何德文、刘兴旺、秦普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标准书号:978-7-03-038004-3。
 参考书:《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董伟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标准书号:978-7-5111-1039-8。
 《现代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许振成、彭晓春、贺涛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标准书号:978-7-122-12965-9。
 大纲修订人:吕百韬
 大纲审定人:李荣
 修订日期: 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