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土壤学实验  | 
    课程编号  | 
    ARGE3117  | 
   
   
    英文名称  | 
    Experimental Course of Soil Science  | 
    课程类型  | 
    选修  | 
   
   
    总学时  | 
    18  | 
    学分  | 
    1  | 
   
   
    实验项目数  | 
    6  | 
    验证性实验个数  | 
    6  | 
    综合性实验个数  | 
       | 
    设计性实验个数  | 
       | 
   
   
    预修课程  | 
    土壤学  | 
    适用对象  | 
    环境工程  |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 
    《土壤学实验》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它服务于土壤资源调查、环境生态建设、农业持续发展、区域治理和保护等,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理化性状及其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更形象的了解土壤的环境过程,包括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过程、土壤养分循环与平衡、土壤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等,从而加深对土壤功能的认识,为土壤肥力评价及土壤合理耕作和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它是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壤学的试验方法与技能,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建立专业的观念和增强学习本专业其它课程的信心,达到从基础的动手能力向专业动手能力方向发展,初步掌握土壤的取样,分析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认识土壤的发生及土壤形成规律的能力。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4和6。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 
    实验内容  | 
    学时  | 
   
   
    实验一  |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吸湿水的测定  | 
    3  | 
   
   
    实验二  | 
    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法(吸管法演示)  | 
    3  | 
   
   
    实验三  |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3  | 
   
   
    实验四  |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总孔隙度的计算  | 
    3  | 
   
   
    实验五  | 
    土壤酸碱度及缓冲性能的测定  | 
    3  | 
   
   
    实验六  |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 
    3  | 
   
   
    合计  | 
    18  |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吸湿水的测定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样品采集、制备和吸湿水测定的目的、意义,并掌握土样采集、制备和土壤水分测定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本实验重点、难点:土样采集、制备和土壤水分测定的方法。
 实验二 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法(吸管法演示)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用比重计测定土壤质地的方法与原理,并了解吸管法和手摸质地法。
 本实验重点、难点:掌握用比重计测定土壤质地的方法。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
 本实验重点、难点:测定有机质含量时的加样量、加样方法、消煮时间和滴定终点等。
 实验四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总孔隙度的计算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和总孔隙度的计算方法,了解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紧实度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重点、难点:土壤容重测定过程中的取样、称样、水分含量的测定等环节。
 实验五 土壤酸碱度及缓冲性能的测定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掌握酸碱指示剂、电位法测定pH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不同质地、不同酸碱度的土壤对酸和碱的缓冲能力。
 本实验重点、难点:pH计的施用,认识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缓冲能力的影响。
 实验六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测定土壤水吸力的目的、意义以及水分张力计的使用方法在节水灌溉中的作用。
 本实验重点、难点:张力计的构造、安装和测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最后采用每次实验所得的结果对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评价, 提出合理利用这种土壤的方案,写出综合实验报告。根据每次实验的结果和综合实验报告评定最终的成绩。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1、《土壤农化分析》,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编著,农业出版社,1996年,标准书号:7-109-00371-X。
 参考书:1、《土壤分析》,杜森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 7-109-10925-9。
 2、《土壤学(上册)》,朱祖祥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标准书号:16144.2644。
 3、《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第3版,标准书号:978-7-109-14759-1
  
 大纲修订人:郑聚锋
 大纲审定人: 李荣
 修订日期:2015年4月20日